人体的最佳状态是阴在上阳在下,可惜现代人都颠倒了

上热下寒是现代人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其主要表现是热证与寒证并存:常年上火,总是口腔溃疡、舌疮、慢性咽炎、失眠,同时又表现出很多体寒症状,如舌体胖大、大鱼际发青、下肢冰凉等。

人体的最佳状态是阴在上阳在下,可惜现代人都颠倒了 第1张

在饮食上,这类人群也非常挑剔,吃点儿热的就上火,吃点儿寒的就伤阳,只能吃温的东西。


中医认为,上热下寒其实有更确切的表述方式:“真寒假热”,或“阳不归位”。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这句话指出“寒为热病之因”,体内寒邪过盛,就会把阳气排斥在外,阳气上浮外散,就会表现为上部热象,人就会出现上火症状。也就是说,体寒是上火的根源!


实火虚火,如何区分?


有些朋友上火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用败火药,却常常陷入越吃越严重的怪圈,这种情况八九不离十都是上热下寒。因为上热下寒是体寒所致,而败火药属寒凉之物,服用它们只会让你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


所以,在对付上火之前,你得先分清楚到底是实火还是虚火?


实火:从来不上火,但吃了一些东西后,突然上火了,多半是实火;虚火:经常出现口腔溃疡、舌疮、青春痘、失眠之类的上热症状,喝了凉茶之后会好一点,但不喝的时候又不行了,并且反复发作,一定是虚火。


火的属性不同,治法自然也不同。一句话:实火用泻法,主要是清热、降火,建议服用败火药(如牛黄解毒丸);虚火用补法,主要是补阳、滋阴。


并且,针对虚火,补阳与滋阴并不矛盾。因为阳气越弱,体寒越重,脾胃越虚,而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气血津液就会不足,身体就会燥热。所以,常年虚火的人,身体往往都是阴阳俱虚。


上热下寒,怎么形成的?




阳主升,阴主降。但是,如果阳一直在上,阴一直在下,就是阴阳分离,说明阴阳二者没有交集了,你是你,它是它,那就无法构成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关系,二者之间都没有互动了,当然不会产生任何关系、任何变化。


反之,只有阳在下,自下而升,阴在上,自上而降,二者才能发生关联,有了关联才能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这才叫“阴阳交感”。


所以,人体的最佳状态是阴在上阳在下,你颠倒了,就会上热下寒。




那么,为什么阴阳会颠倒呢?中医认为,心主火,位居人体的上部,好比天上的太阳;肾主水,位居人体的下部,好比地上的河流。水火不济,体内气血阴阳就无法循环正常,阴阳就颠倒了。


打个比方,假设心火和肾水是两辆汽车,要想两车相遇,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汽车本身正常;二是道路没有堵塞。


我们先来看车辆的问题:


1、肾阳亏虚


清末著名伤寒学家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指出:阳气过衰,阴气过盛,而阴中一线之元阳,势必随阴气而上行,便有牙疼、腮肿、耳肿、喉痛之症,粗工不识,鲜不以为阴虚火旺也。


可见,阳气过于虚弱,阴寒之邪就会过剩,就会逐渐沉降,积聚于下,造成“下寒”;同时,肾脏之中的元阳(命门之火)不能鼓动肾水上升,心火得不到肾水滋养,就会“上热”。


2、肾阴亏虚


肾阴亏虚,就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来实现“上济心火”这一生理功能,并且身体还会呈现“电量不足”的状态,这么一来,上热下寒也就不足为奇了。


3、心阴不足/心火偏亢


心阴不足与心火偏亢往往是同时存在的。火性炎上,心火偏亢,就会“上热”;同时,心火失于下降,就无法温煦肾水,就会“下寒”。


我们再来看道路的问题:


1、中气不足




在身体的圆运动中,火要下降,水要升腾,必须有一个力量来推动,这个力量就是中气,它是气机升降的关键。


中气由脾胃所生,脾胃虚弱,就会中气不足,继而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肾水无法借助脾气的升发,向上升腾以济心火,人就会因心火亢盛而出现红肿热痛、心情烦躁等问题;同时,心火无法借助胃气的下降,向下沉降以温肾水,人就会因肾阳不足而畏寒、痛经、腹泻、下肢寒凉等。


2、湿阻中焦




火往上走,寒往下沉,中焦不通,就会“上焦火,下焦寒”。最常见的就是湿阻中焦,堵塞道路,导致心火不降、肾水不升,自然水火也就无法既济了。


上热下寒,最宜艾灸!


上文说了,上热下寒的本质在于“真寒假热”或“阳不归位”,这就提出了两点要求:一要补阳,二要潜阳(就是把阳气拉下来)。


有些上热下寒体质的朋友服用补品后,往往加重了上火症状,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单纯地补了阳,但没有把阳气拉下来,阳气没有归位,不但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坏事儿。


既能补阳又能潜阳的方法非艾灸莫属:


一则,上热下寒出现的火是虚火,说明体寒,而艾灸最擅治疗虚寒之症,最为适合;二则,把阳气拉下来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灸腿;三则,艾灸可以阴阳同补,既能补阳,又能滋阴,还能祛除寒湿瘀,消除中焦瘀阻,同时补足中气,帮助脾升胃降……这些都在推动心肾相交。


这样艾灸:补阳潜阳,双管齐下


第1步:打通中焦




打通中焦,祛除湿寒,补足中气,让上下气路畅通,这样火才能下行。否则,艾灸之后,火全堵在上面下不来,上火症状会更加严重。


方法如下:


首先,如果上火症状严重,先艾灸膏肓,将阳气引到胸腔;


接着,重灸关元——关元为元阴元阳之气闭藏之门户,艾灸关元能使命门真火充盛,元气得到补充,真元就会恢复“藏而不泄”的功能,会主动将散在外面的热量收回来,上火的症状就会逐渐消失(将关元和中脘一起艾灸,还可加快驱除阴邪的速度);


再次,中焦不通重在调脾胃,像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太白等都是常用穴,脾气虚,可加灸气海;脾湿重,可加灸阴陵泉、丰隆、解溪等。


第2步:引火归元


对于上热下寒引起的虚火来说,需要把它引到该去的地方——下肢。


这时可通过灸下焦及腿上的穴位来引火,常用的有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涌泉等。腿部暖了,经络通了,上焦的火就下来了。


需要注意的是:脚心的涌泉穴应当放在最后灸,而且不可缺少,这样做才算是让“引火归元”这个过程彻底完成。


此外,建议在艾灸前,用艾叶煮水泡脚,边泡脚边双手搓后腰,效果更佳。泡完之后,再搓脚底的涌泉穴,既能滋养肾水,又能补阳。

“人体的最佳状态是阴在上阳在下,可惜现代人都颠倒了” 的相关文章

要是人没了胆囊,身体究竟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表现呢?(人没了胆囊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要是人没了胆囊,身体究竟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表现呢?(人没了胆囊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要是人没了胆囊,身体究竟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表现呢?(人没了胆囊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在早些时候,知名男艺人胡兵于社交平台上 “透露” 自己做了胆囊切除手术,并且已平安出院,身体状况也在稳步好转。 胡兵身为知名的演员、模特、歌手兼导演,外形英俊潇洒,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是生活自律且健康,故而众多网友...

经常玩手机的你,还不知道这些小行为会严重伤害眼睛吗?

经常玩手机的你,还不知道这些小行为会严重伤害眼睛吗?

经常玩手机的你,还不知道这些小行为会严重伤害眼睛吗?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一天24小时不离身,即便是睡觉也多会放在床头或枕头底下等容易触碰到的地方,然而这意味着大家要严格注意玩手机的习惯。切勿让不良的玩手机习惯,伤害我们的眼睛,或许你正在这么做!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你每天盯着手机...

用它煮粥泡茶,赶走湿气,还能清热解暑、利尿通便

用它煮粥泡茶,赶走湿气,还能清热解暑、利尿通便

荷叶能用于减肥,此功效古代典籍中已有记载,如《本草纲目》中记载“荷叶升发阳气、去脂瘦身”。中医认为,荷叶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临床用鲜叶或初生嫩叶(荷钱) 清暑利湿、升阳发散、祛瘀止血作用药效最佳。荷的根藕及叶都有很强的利尿,通便的作用,又无任何毒副作用。荷叶,清热解暑宜生用,散瘀止血宜炒炭...

中国胆囊癌高发,罪魁祸首被揪出!

中国胆囊癌高发,罪魁祸首被揪出!

刘阿姨今年62岁,最近一段时间频繁感觉右上腹疼痛,初期症状较为轻微,她并没有太当回事。可随着时间的发展,腹痛出现的越来越频繁,身上的皮肤也都异常的发黄,整个人也瘦了不少。家人带她去医院检查发现转氨酶、胆红素指标有明显上升,高度怀疑是胆道系统疾病所致。进一步检查发现胆囊内有异常占位,诊断为胆囊癌,且已...

女生用手电筒照手图,发现“血管瘤”,网友立大功?

女生用手电筒照手图,发现“血管瘤”,网友立大功?

近期,在网上一位女士用手电筒照射手掌时,意外的发现下方有“异样”,就好像“小心脏”一样,刚开始还觉得挺有意思的,所以也没在意发到了网上。后网友表示这是血管瘤,在看到的第二天去医院检查后,才发现真的是血管瘤,还好从检查结果来看,这个血管瘤不算大,医生立马为其安排手术切除。血管瘤是什么?它指的是一种良性...

减重期的“隐藏王者”,饱腹感强还能帮助改善代谢

减重期的“隐藏王者”,饱腹感强还能帮助改善代谢

提到减重,很多人会本能地避开豆类食物,认为它们“能量高”“碳水多”。但其实从营养学角度来讲:豆类可以说是减重期的“隐藏王者”!只要掌握科学吃法,这些“小圆粒”不仅能提供持久饱腹感,还能帮助改善代谢,堪称天然减重助手。豆类食物的分类与营养豆类食物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营养宝库”,根据其植物学特性和营养构...

肝硬化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治疗?

肝硬化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治疗?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肝硬化这个让人头疼的家伙,到底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把它“制服”。首先,药物治疗可是个重要手段。就像派出一支“特种部队”,医生会根据病情给患者开一些抗病毒药物、保肝药物等等。比如说,对于乙肝或丙肝引起的肝硬化,抗病毒药物就像是“精准导弹”,能直击病毒要害,减缓肝硬化的进展。据相...

小小天花粉,竟有如此大作用!

小小天花粉,竟有如此大作用!

在中医的世界里,有许多看似平凡的草药,却有着神奇的功效,天花粉就是其中之一。今天,咱就来唠唠这天花粉在中医里的用药经验,再结合几个诊室里的真实案例,让大家对它有更深入的了解。天花粉,其实就是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听名字,感觉挺神秘,其实它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可是历史悠久。中医认为,天花粉味甘...

评论列表

表弟
表弟
刚刚

快速

别的
别的
刚刚

勾搭飞虎风波抚宁公办当兵VCR暴雪分班混蛋不嫌换的胶带鉴定娇喘灰色和谐核心前杠还打

活动
活动
刚刚

风暴

防风
防风
刚刚

回本

蹦迪
蹦迪
刚刚

慢点

难道
难道
刚刚

白色

耐心
耐心
刚刚

翻倍

股份
股份
刚刚

副号

低价
低价
刚刚

超级

换电
换电
刚刚

呵呵

经典
经典
刚刚

教学

灯光
灯光
刚刚

女孩

保底
保底
刚刚

年代

换电
换电
刚刚

工具

觉得
觉得
刚刚

风华

刚刚
刚刚
刚刚

分辨

北京
北京
刚刚

超市

不得
不得
刚刚

不和

社交
社交
刚刚

冰岛

解封
解封
刚刚

火锅

歌词
歌词
刚刚

改变

股东
股东
刚刚

光标

虚拟
虚拟
刚刚

币的

杠杠
杠杠
刚刚

公会

滑动
滑动
刚刚

帆布

更多
更多
刚刚

富豪

时间
时间
刚刚

存款

VCD
VCD
刚刚

国内

覆盖
覆盖
刚刚

广发

肺宁
肺宁
刚刚

看相

不过
不过
刚刚

粉饼

纠纷
纠纷
刚刚

打包

酒店
酒店
刚刚

倒闭

封号
封号
刚刚

公告

高达
高达
刚刚

方便

教室
教室
刚刚

激动

福建
福建
刚刚

别的

反馈
反馈
刚刚

查看

付费
付费
刚刚

好吧

坚定
坚定
刚刚

恢复

播放
播放
刚刚

绑定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